I've Sound 音樂聯盟(爱萌音乐)

 找回密码
 加入爱萌
搜索
热搜: 同人 原创
查看: 3616|回复: 25

[转帖] 失去日本制造的日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5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04月12日 15:40  《商界评论》杂志
  地震让我们体会失去日本制造的可能。日本精心打造的各条产业链已经遍布全球,与当地经济血肉相连,骤然的抽离,各个国家都感受到了疼痛。

  ■文/本刊记者 胡浩 陈志强 丁保祥

  一个美国女人写过名为《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文章,用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没有中国商品,每天都像露营一般艰苦、凄惨,让美国人因此惊叹于中国商品的无孔不入。

  这样的方式带给我们一个启示,要看清一个国家在全球产业链的坐标,不妨设想失去它后世界将会怎样。

  那么,我们的近邻,日本的企业与经济到底怎么样了?

  对于日本,我们有着太过复杂的情结,它既与我们一衣带水,但又时时兵戎相见血泪飞溅,它在一百多年里三次入侵中国,打断了我们的现代化进程。我们近在咫尺,却充满了隔膜与误解,时时感觉远隔天涯。

  在地震之前,日本就已经危机四伏。财经评论员叶檀(专栏)曾预言,日本将会破产,因为过去20年,日本国债平均每年以40万亿日元的速度增长。日本的债务总额与GDP之比,已经接近200%。以这个速度下去,2018年日本就会破产。而日本制造也似乎光芒不在,素以质量为王的丰田陷入召回门,全球皆为苹果而狂,遮蔽了曾经风光无限的索尼、东芝。日本已经“失去10年”,还将再失去多少年?日本经济会伴随着地震、海啸与核幅射而沉没?

  失去日本制造,世界将会怎样?

  日本地震,正在让我们体验真实版的“失去日本制造”。残酷的地震总会让震区的钟表指针定格,汶川地震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而日本地震定格在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从那个时候起,众多日本企业的运转纷纷中止,全球各个产业在不同程度上感受着失去日本制造的阵痛!

  世界并没有真正地失去日本制造,产业链撕裂的伤口也必将弥合,但暂时的“失去”以及由此产生的无限联想,让一个真实的日本制造浮出水面。

  上篇:

  日本停摆

  当许多日本企业随着大地震暂时停摆之时,从美国到马来西亚,从台湾到深圳,有一大群人像关注自己企业一样,关注着这些企业的重建。对他们而言,这场大地震冲击的不仅仅是日本制造,同样冲击着他们的企业。

  在美国,这群人是丰田美国工厂的员工;在马来西亚,他们来自佳能的相机代工厂;在台湾,最焦急的是仁宝、广达为代表的电脑制造商;在深圳,富士康的流水线随时可能停转……日本制造已经渗透到了世界经济的每一个角落。

  日本人精心打造的产业链已经遍布全球,与当地经济血肉相连,骤然的抽离,不仅会感受到巨大的疼痛,也会让我们慨叹,原来我们对日本制造已经依赖太深!

  ●墨西哥汽车厂商大量停工与裁员,墨西哥每年大约从日本进口25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占墨西哥进口产品金额总量的8%。

  ●中国的3C产品,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手机纷纷涨价,数码单反相机的价格竟然上涨了500多元。

  ●苹果的股票大跌,因为苹果手里有着一张长长的日本供应商名单。

  汽车产业:从高端蔓延而来的阵痛

  美国丰田工厂的工人可以长舒一口气了,公司已经停止了在规定时间外的加班生产;在墨西哥的哈利斯科州,工人们却忧心忡忡,本田工厂要削减一半的人力,1100名员工可能会失业。

  英国德比郡和北威尔士的丰田工厂也取消了所有的加班,工人们在为一个时间充裕的周末兴奋着。与郊游和球赛相比,加班工资在他们眼里不值一提。

  往东去,印度的本田工厂正在为雅阁轿车核心配件的缺货而坐立不安;丰田的第二家新厂在逐一打电话对客人说抱歉,开业酒会要延期举行。

  在中国,日产的整车组装遇到了麻烦,公司在日本的零部件生产基地受灾停产,再加上物流条件遭到破坏,对中国公司的零部件供应接近中断。

  造化弄人。3月8日,丰田社长丰田章男踌躇满志地公布了“2020年全球展望”计划,准备在2015年前让公司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辆。过去两年内,丰田虽然受到千万辆汽车的召回拖累,却仍将销量全球第一的桂冠夺回。话音刚落,丰田国内的第三大生产基地全部毫无戒备地被地震“洗劫”。该基地位于本州岛东北部,属于重灾区,两个整车生产厂、两个配件厂的生产线遭遇了严重破坏。

  这次地震给日系车企来了一次猝不及防的急刹车。3月14日,丰田、本田、日产三大汽车厂商宣布在日本本土全面停产,对设备和厂房、码头等进行一次严格的检查,以便消除安全隐患。铃木、三菱、斯巴鲁也相继宣布停产整顿检查。

  这些工厂多位于产业链的中上游,掌控着日系车的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像引擎、变速箱等零件的相关技术都是日企紧紧攥住的不传之秘。利益和技术高度内循环的日本企业,谁也不愿意将这些核心的生产内容转移到海外。地震中,这些本土工厂并未伤筋动骨,只需对硬件设施加以完善,各大车企就能迅速恢复元气,进而给海外工厂足够的补给。这像是上帝突然给日系车的生产按下了重启键,程序还在,一切照旧。

  以丰田为例,在日本国内,丰田有12个工厂;在海外,则有51家工厂。利润最丰厚的零部件、发动机、高端内部装饰等部件的生产,被牢牢掌控在国内嫡系企业,利润微薄的组装环节甩给了众多海外企业。

  在美国、中国等地,日系品牌大多能够实现本土化生产。像美国的本田汽车,其本土化程度为90%;在中国,丰田威驰的本土化率在80%以上,本田雅阁为85%,飞度的本土化率则高达90%。对于核心部件,海外工厂通常都储备了有能够满足一周内生产的日本进口部件,另有足够两三周生产所用的部件在运输途中。

  倘若总部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供应不能跟上,耗完库存之后,中国、美国,还有印度的工厂定然难为无米之炊。无奈之下,也只好给工人放假削减产能了。而在墨西哥,日系车厂大约每年从日本进口25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占该国进口产品金额总量的8%,对日本进口零部件的依赖程度最高,当地的工厂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就更低。

  如果日本能够很快恢复配件工厂的生产,供应中断只是短暂的,日本汽车厂商可以通过增加班次弥补生产缺口。最能够杀伤日系车企的是日本本土的配件工厂,倘若长时间难以恢复生产,衰退自然会来。至于海外企业,更像是顶在一线缓冲风险的“敢死队”。

  3C产品:全球恐慌

  灾难给整个电子市场带来了恐慌,许多国家的百姓像抢盐和碘片那样去抢购电子产品。因为包括索尼、松下以及富士通在内的日本电子产品制造商等都纷纷停产,从手机芯片到液晶面板之间的所有产品的生产都陷入停滞。

  几乎全球所有的电子产品企业都在默认并等待着产能的中断,零部件成本的上涨,苹果也不例外。在高科技产品这条产业链上,即使是苹果这样的巨头,命运也攥在最上游的日本企业手里。

  笔记本电脑遭受重创

  尽管台湾地区只是略有震感,但占了世界80%以上PC代工份额的台湾厂商却伤得不轻。在仁宝、广达的生产线上,电池、硬盘、存储器等笔记本电脑配件都高度依赖日本进口,尤其是锂电池的供应,索尼与三洋两大供应商突然撂挑子,这让仁宝董事长许胜雄和广达CEO梁次震的心情有如亲历震灾现场,焦灼不已。

  索尼却很可能成为受损最大的日本电子巨头。它的工厂主要分布在离震中较近的日本东北部,直接受到冲击。地震发生后,索尼在宫城县和福岛等地的8家工厂陆续被迫停产。海啸甚至“突袭”了一座索尼的工厂,卷走了13万台PS3,以及全球总量10%的笔记本电池。

  在2000年以前,日本的笔记本电池产量占到了全球总量的95%以上。一方面,索尼等日本企业生产的锂电池续航能力更强、性能也更稳定件;另一方面,即使向韩国、中国订购笔记本电池,但生产锂电池的材料,也是依赖于日本进口。

  日本古河电工占有锂电池电解铜箔市场55%的份额,日立化成是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最大厂家,市场份额也高达50%,JX日矿是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厂家,三菱化学则占有锂电池电解液原料市场25%的份额。偏偏这四大企业的生产工厂几乎都集中在日本东北部的枥木县和茨城县灾区。

  数码相机惶恐涨价

  数码相机几乎是被日系企业独霸的一个行业,芯片、影像传导器等零部件多数来自于日本,然后在国外组装。日本如果电力紧缺,工厂无法开工,地震之后短短一周内,从广州到北京,各类3C产品纷纷涨价,以尼康D90为例,在京东商城的标价已从7099元攀升至7799元。而佳能5D mark Ⅱ涨势更加凶猛:3月16日23199元,22日25999元。

  与此同时,在马来西亚、泰国等地,一大批数码相机代工工厂正“嗷嗷待哺”。原材料库存越来越少,工厂里的流水线随时会停止运转。

  作为相机领域的两大巨头,佳能和尼康在这次地震中的受灾情况特别令人担心。在宇都宫市,佳能的高端镜头工厂因房屋顶部坍塌暂时停产;尼康的情况更为糟糕,其旗舰级产品的生产工厂位于受灾最严重的仙台地区,受损情况尚不得而知。松下、富士、理光等厂商也分别关闭了其部分工厂和研究所,似乎所有厂商都没能躲过地震的影响。上游的原材料恐慌随时会演变成实实在在的缺货,这种恐慌表现在终端市场,就是一场地震海啸般的涨价潮。

  智能手机遭遇釜底抽薪

  日系手机尽管已经远离了手机市场的聚光灯,但却始终扼住了智能手机芯片和载板材料的供货命门。在地震刚刚过去不久的3月14日,日本手机零部件大厂三菱瓦斯化学致信给苹果、诺基亚、三星和HTC等智能手机客户,宣布暂停供货,也不接受下单,给整个智能手机产业供应链带来另一场地震。

  三菱瓦斯和日立化成的BT载板材料加起来占了全球九成的市场,而且无日本以外的生产基地,短期也无替代来源。如果三菱瓦斯停止供货一个月,全球最主流的几大智能手机将面临无货可出的局面。

  台湾的几家大芯片制造商透露,这些企业的库存原料最多还可以支持1个多月的生产,如果到时停供还不结束,那么手机芯片企业只能面临停产,从而直接威胁到下游的手机制造商。随之而来的将是全球智能手机生产、出货、即将上市的手机等通通都将延迟,因为苹果、三星、诺基亚、HTC等主流手机厂商将面临着无米之炊的威胁。

  抓狂的苹果

  西海岸,伟大如苹果,也仍然体验到了大地震带来的打击。这支在过去一年涨幅达到70%的股票,从3月15日开始,两天内从350美元降至330美元,市值蒸发超过200亿美元。一场万里之外的地震,是如何影响到苹果股价的?

  这一次,苹果是真的缺货了。3月11日以来,苹果不断推迟着iPad 2的网络预订发货时间,由最初的3~5天发货推迟到了4~5周。

  在万里之外的日本,有五大供应商为iPad 2提供核心配件,东芝公司是NAND闪存的主要供应商,尔必达负责生产DRAM内存卡,AKM半导体为iPad 2生产指南针,Asahi Glass公司生产触摸屏外层玻璃,苹果的日本分公司则生产系统电池。

  除了这五家公司,苹果还有一张长长的日本供应商名单,只要其中有任何一家受到地震的影响,都可能影响到苹果热销产品的出货。即使这一长串企业在地震中都毫发未伤,地震后的物流中断、电力不足导致的停产也会打乱苹果的供货计划。

  随着苹果的几大供应商纷纷停产,未来iPhone 5将推迟上市的传言似乎正成为现实。一场地震,让iPhone 5的上市日期变得扑朔迷离。

  一部iPhone中从日本采购的零件就占了手机总成本的34%。日本的电子工业在总体上依旧领先于台湾地区和韩国,即使日本供应商产能中断,这些配件生产也不可能转移到其他地方。

  因此,iPhone 5什么时候上市,富士康这样的代工企业说了不算,台湾地区和韩国的技术配套商说了不算,就连苹果CEO乔布斯说了也不算。如果没有来自日本的元器件,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技术配套商、为iPhone提供组装服务的大陆代工厂只得无奈等待。

  钢铁:亚洲各国钢企难有可趁之机

  中国的钢铁企业收获了两个“水深火热”的惊喜。日本地震后的一周内,亚洲铁矿石现货价格下跌约3.4%,约147美元/吨。而在2月份,价格还一直在170美元/吨徘徊。

  铁矿石价格下跌的同时,钢材产品的价格却火热无比,猛然提升。国内钢材市场价格自3月14日以来止跌反弹,市场价格明显上涨。地震之后,宝钢、武钢出台了4月份的价格政策,其中,高档的取向硅钢的出厂价赫然上调了1000元/吨。

  高档板材的采购商在暗暗叫苦。汽车、机械、家电等制造类企业对这种钢材的需求比较大,国产货的性价比又低,牢骚自然就出现了:新日铁、住友金属没有停产前这类钢材价格稳定,怎么国货唱主角的时候价格就贵了呢?

  由于日本的新日铁、住友金属的受损严重,整个海运矿石市场因此可能丧失2220万吨的需求。对于矿商而言,每个月约有350余万吨铁矿石要重新选择销路,这无疑将缓解全球铁矿石的短期供应紧张。

  日本之外的亚洲钢厂能从中捞到好处吗?

  日本的三井物产已经直接或间接占有世界最大铁矿石生产销售商巴西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和力拓公司的股份。铁矿石涨价使日本的钢铁企业利润受损,但上游铁矿石的利润却可以弥补钢铁企业的损失。

  地震发生后,许多人一厢情愿地为中国钢厂算账:日本地震的受灾面积广,东北三县也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灾后重建工程庞大,新日铁等当地钢厂的产能又有所下降,再加上钢材产品的溢价,国际国内供需两旺情况下,完全可以大赚一笔。当矿石资源价格掌控在日本人手里的时候,普通建筑钢材利润能有多高呢?

  更何况,现在的铁矿石现货价格的下降,对于采用长协价格的钢厂来说,成本影响等于零。

  日本钢铁在产业链中还有一个优势体现,通过对核心冶炼技术与设备的创新,用技术垄断性产品在中国企业身上赚取更高的附加值。中国的汽车、家电制造厂商大量进口使用日本的专业冷轧薄板钢铁材料,已经对日本的垄断性钢材患上了依赖症。而中国国内的同类产品,因为其性价比难以与日货相抗衡,亦难以作为此类钢材的替代品。即使给了一个机会,可是限于技术与产品的落后,亚洲钢企均难以从中占到便宜。

  可以预料,当日本钢材产能恢复的时候,国内相应的钢材产品价格便会应声回落。

  化工:关键性原料断供

  日本关东的千叶县三面环海,与东京隔湾相望。震后的几天内东京人忧心不已。千叶县的炼油储罐基地发生了爆炸,大火熊熊不息,曾连续燃烧了5天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千叶县这个弹丸之地聚集了众多化工巨头企业,有如“弹药库”:三井化学、出光石油化学、科斯莫石油、丸善石化……

  爆炸让整个千叶县坐立难安,基地的石化裂解装置基本全部报废。爆炸之后,当地所有的化工企业都宣布停产。乌黑的浓烟,刺鼻的怪味,千叶周遭的安全感正在随火苗燃烧挥发到虚空。

  千叶北方紧挨着的茨城,有三菱化学的鹿岛乙烯工厂,由于遭受电力中断而停产,该厂是日本最大的乙烯工厂,产量占日本总产量的11%。

  日本的化工产业规模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化工巨头通过关键化工原料产品的生产销售,在暗中影响着亚洲的合成材料的生产。在中国,2010年从日本进口总额的1767.07亿美元中,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148.29亿美元,占8.4%。

  丸善石化与出光石油化学的甲乙酮产能接近20%,当二者宣布停产之后,中国大陆的涂料产业,台湾的芯片闪存等电子材料都随之紧张。作为有毒苯溶剂的替代者,甲乙酮是不可或缺的化工原料,而且涨价已成必然。

  韩国的海力士是世界第二大存储芯片制造商,但是现在它的命运却掌握在日本信越化学的手中,后者是海力士最大的供应商,为海力士提供了超过40%的晶圆。一旦晶圆库存用完,信越化学的供应延迟就可能妨碍该公司的生产计划。

  但是信越化学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晶片和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商。聚氯乙烯即是PVC,它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而中国市场对日本乙烯法生产的PVC尤为依赖。

  日本的第三大化工企业旭化成,正在增强其微晶纤维素丸芯的开发,这种产品主要用于医药和食品添加剂,可精确控制药物成分、营养成分在人体内的释放速率。事实上,旭化成化学已形成了对该产品市场的垄断。再如灌装饮料的悬浮稳定剂、提高药物生产率的压缩片剂,都是细分领域的优势产品。

  在精细化领域进行专注化生产,然后倚仗既有的技术和产品来号令该领域,这种精细化模式让日本化工企业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不可取代的优势地位。丸善石化之于甲乙酮,信越化学之于聚氯乙烯、之于大日本油墨化学印刷油墨皆是如此,其他小的领域更是如此。而且日本化学企业的前瞻性眼光异常独到,他们经常研究二三十年以后的产品,然后提前布局,提前占据市场。

  普通化工原料生产在慢慢地向海外转移,三菱化工、大日本油墨化学都早在中国扩建了厂房。但是日本化工企业看重的不只是产能的扩张,而是更主张战略资源的合作。

  2004年,住友化工决定将产业重心放在石化业务。它没有大肆增加产能,而是向沙特投资1万亿日元(约750亿元人民币)从事石油精炼项目。住友的想法非常明确:保证主产业的原料供应。住友总裁米仓弘昌几经努力,说服了日本ZF及数家银行组成的团体共同完成了这项投资。

  合同刚刚签订不久,石油价格就开始走高,到2006年每桶原油价格升到80美元。向沙特的投资成为住友化工的一棵“摇钱树”。这只是投资的红利,掌控了原油资源才是住友化工最大的收获。

  机械设备:谁能替代日本零件?

  3月18日,日本地震已经过去一周。

  “这个月还能靠库存来保证生产,但下个月日方已经明确表示不能供货了!” 南京数控机床的总经理鲁昌荣一脸苦笑。

  对于国内大多数中高档数控机床生产企业来说,数控机床的核心零部件——数控系统主要由日本发那科供货。地震引发关东地区限电,发那科无法正常生产,产能中断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徐工集团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从3月下旬开始,公司的部分产品就开始了停产倒计时。虽然徐工的供应商在主震区的不多,但因日方供应商的上游企业遭遇地震破坏停产,外加物流不畅和限电影响,徐工急需找到可替代的进口零部件。

  这次地震受影响最大的当数南京数控机床这类倚重日本产品的企业,他们一时间很难找到替代品,或者企业本身就是“日本核心元件——中国组成加工成品——全球市场销售”产业链条上的一环。

  在技术、产权等方面的参与下,产业链传动到中国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平衡的利润分配剪刀差。徐工这样的企业,每年都要从日本进口液压件等高端零部件,这些部件占工程机械总成本的40%以上。就这样,国内机械行业接近70%的利润被进口零部件耗掉。

  2010年,中国企业掏钱购买了国外157.2亿美元的机床及其部件,自产机床工具出口挣得了70.3亿美元,尚不到前者的一半。

  中国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含量产品,80%以上的零部件尚需依赖进口。没有精密技术的注入,多数的机械制造仍然只是停留在基本组装层次,有如绕树而生的藤蔓,根底浅薄,无树即倒。

  下篇:真实的日本制造

  地震,让日本制造的真相浮出水面。

  大海环抱,日本宛如汪洋中一片脆弱的树叶,孤寂与惶惑如影随形。不安全感驱使他们在产业链上做出两种选择,一条路径是把产业链迁移出去,在全球落地,吐旧纳新,茁壮成长,众多的产业链条交织在一起,打造出另一个庞大而隐秘的日本制造,海外日本制造的产量和产能,已经超过了国内的部分;另一条路径则是死死捍卫产业立国的理想,一定要将高端制造业留在本土,不管离岸产业有多庞大,但根基必然还在日本,在本土精心培育,不断地用技术创新的养分去激活布局在全球的产业帝国。

  ●日本持有海外净资产已连续19年称冠全球。

  ●2010年,日本对中国的贸易出口金额达到13万亿日元,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名噪一时的电影《2012》其实是日本造。

  ●从新世纪(22.41,-0.42,-1.84%)开始,已经有八位日本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海外再造一个日本

  对于日本经济,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两个:一个就是本土经济,遭遇天花板而步履蹒跚;另一个则是它的离岸经济,在全球配置资源,暗自发力,由跨国公司与财团为单位串联起来的庞大帝国已经悄然形成。

  中国在GDP上越超了日本固然可喜,但是我们应该注意衡量一国经济的另一个重要指标GNP(国民生产总值)。中国在GNP上依然落后于日本。商务部研究院日本问题专家唐淳风有个很好的比喻:“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不能光看GDP,海外企业的收益和海外资产的收益也是重要指标。就像一户农民,你不能光看他田里种粮的收获,还得看他儿子在外打工、经商、办企业的收入。不能光看他乡下的土砖房,还得看他在城里买的小洋房、门面房和工厂厂房。”由于有着庞大的海外布局,日本制造产业的许多GDP被统计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但在GNP上日本一直保持了高增长,单从经济上看,它已经在海外打造了一个新的日本!

  2010年5月26日,据日本财务省公告,日本在2009年持有海外净资产(海外总资产减去外债)达到2.958万亿美元,创了历史新高,日本已经连续19年在海外净资产排名上居全球第一了。2009年日本的GDP为5.07万亿美元,日本的海外净资产相当于GDP的58%!而且日本的海外资产中,一半以上都是直接投资于制造业和不动产等各类产业。全球哪个地方经济火热,哪个行业销售旺盛,哪个地方就有日本资金在运作。新能源、水资源、高速铁路、粮食基地等项目旺盛,更是日本新时期经济增长战略的必争前沿。

  丰田旗下有丰田通商,丰田通商已经收购了印度尼西亚、越南的稀土矿山,还在着手收购澳大利亚CSG液化天然气项目股权。索尼旗下则是索尼生命保险,目前金融部分占索尼资产的三分之一。索尼集团旗下全资保险公司索尼人寿已经进入中国。名噪一时的电影《2012》其实是日本造,拍摄电影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早已被日本收购,是索尼的资本拍摄了这样一部贴近日本人审美倾向与价值观的电影。除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外,索尼还收购了好莱坞老牌电影公司米高梅,由此,索尼已经掌握了美国电影市场50%的影片资源,它早已不再是传统的制造业。

  在本土固守产业高端

  从全球产业链的演变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发达国家表现出来的是“去制造化”,服务立国,以金融立国,日本却几近固执地坚持产业立国。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正是因为惧怕产业结构空洞化,使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失去了产业结构转型的大好时机,导致在信息产业方面落后于美国。丰田社长丰田章男的一番讲话,更体现了这种近乎悲壮、神圣的产业情结,他说:“虽然市场规模、人工费以及汇率等有关因素导致日本制造理论上已过赢利极限,但公司仍会维持日本制造。我们要有一种不能让制造业从日本消失的使命感。”

  2011年,日本“新时代创造性国家战略研究会”1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报告描绘了20年以后的国家蓝图,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仍然是强化产业竞争力。将日本打造成研发基地,将母工厂设在日本,同时在生产工艺方面,促进包含日本本土优势的制造工艺与东亚生产网络的结合。留在日本的制造业必须以高科技和资本集约型产业为主。需要将企业所得税降至世界平均水平,利用经济合作协定撤销出口对象国的关税和降低服务连接成本,强化竞争力。

  是的,日本人知道,如果失去产业,它们那样一个岛国,会脆弱得不堪一击。日本缺资源、缺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匮乏),唯一能秉执的便是技术,以及对产业链的把控与统率能力。

  在产业链移植时,日本一定是掌握最高端的一段,把核心技术和利润紧紧地抓在手中。在许多东道国的合资企业看似生产工厂,实则是在日本布下的销售网络。在这个过程中,把许多东道国的品牌也纳入了日本经济的共同体中。许多品牌其实只是有名无实,核心零部件都是日本的。于是,众多发端于日本的产业链条纷纷撒往全球,纵横交错。日本人苦苦地将链条的一端攥在手中,不像美国那样,时常会慷慨撒手。日本人不能输,也输不起。

  军团作战

  日本制造的链式作战是非常凶悍的,不仅仅是就产业而产业,还辅以强大的金融与商业保障,进攻时三路包抄,攻城略地后又渗透力极强,落地生根,固若金汤,能够在一个领域持续几十年盘踞产业链高端核心位置。

  美国制造就曾被链式作战打得很惨。美国开创了许多行业,比如收音机、洗衣机、电视机、汽车等,但都被日本人一一击败。

  随着世界经济的新一轮发展,日本制造遇到了新的挑战。美国的以资本和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模式逐渐占优,快速研发、快速生产、快速消费的大规模生产模式成为全球化的主导模式,日本曾引以为傲的军团式作战受到挑战。价格高品质高的日本货受到了价格、品质适当的美国货的冲击,更受到了廉价中国货的冲击。

  美国人、中国人这样想:这是一个靠资本和规模决胜的年代,技术成为快速开发的商品,而不再是制胜因素。谁能把规模做大、成本降低,谁就能赢得市场。

  但是固执的日本人并不认为胜负已经分出。他们的许多企业也在加强营销,想法降低成本,但对产业链的固守,并未有更多的改变。日本人不认可美国人把金融和产业、商业分离——商业通过压迫产业来获取利润。金融投资因为生产经营的风险而拒绝投入实业,更倾向于投入风险更小的消费领域。中国也存在这样把企业和商业对立起来的问题,比如,家电厂商被国美与苏宁压榨了。而日本则通过财团把商社和制造企业将产业链整合起来,遵循的是将金融投入到生产领域,通过生产的扩张,到全球市场扩大,占领市场,获取利润的模式。产业链有血有肉,更加有黏性。

  而日本已经通过财团将实业与金融、商业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日本问题专家白益民先生有这样的比喻:日本财团实际上就是穿着西装的军团,而且是一个可以进行海陆空三位一体协同作战的现代化军团。财团中的综合商社、制造企业、金融机构分别扮演海陆空各兵种的角色。在日本财团中,综合商社对贸易、物流、信息和人才等拥有综合协调能力,就像军队的“参谋部”和“后勤部”;银行及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就是军队的“弹药库”和“给养库”;众多的大型制造企业则如同各兵种的“野战军”和“特种兵”。综合商社负责调研、规划、人员组织和信息反馈等复杂而琐碎的工作,制定总体“战略部署”,银行体系提供强大的“弹药补给”,一线的制造企业才能在随后的“战争”中勇往直前,所向无敌。

  中日的产业链博弈

  2005年,本刊曾聚集了众多专家做过一个名为《战胜日本制造》的策划,探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中日制造近期必有一战,中国存在怎么样的取胜可能?

  近年,日本众多的公司显得暮气沉沉,一度给我们日本制造江河日下的感觉,但这次地震,日本制造的瞬间暂停,反而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强大。它们已经如水银泻地般渗入全球制造的各个角落,到处都有日本制造的身影,到处都能感受到它们的力量。战胜日本制造,更多的是一厢情愿。

  日本制造的强大,除了它们已经从一个个公司的单打独斗汇集成了互相协同的企业群的系统竞争,还在于它们背后日本人那种钻研技术的狂热。日本ZF计划在21世纪头50年里培养30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但这个狂想正在可怕地变成现实。2010年日本科学家铃木章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新世纪开始,日本已经有8位日本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

  中国制造的崛起背后,也有着日本制造的影子。据白益民统计,中国每年要花费500亿美元来买技术。其中,日本是最重要的技术来源国,500亿美元意味着每年可以再修1.5座三峡大坝。中国在技术和设备引进的热潮中,日本逐渐成为最大的技术和设备的输出国。日本拥有优秀的技术实力和为确保技术优势而对研究开发的巨大投资;日本企业能向中国提供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高质量产品;日本向中国提供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大型生产设备。

  而在成功布局之后,中国市场正在成为日本整条产业链上赚取利润的肥美之地。据日本财务省的统计报告显示,在2010年,日本对中国的贸易出口增长了27.9%,贸易金额达到了13万亿日元,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其中汽车出口增长70.9%,半导体等电子零部件出口增长23.1%。2010年上半年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纯利润累计约达4050亿日元,接近2005年全年的纯利润(4330亿日元),五年内翻了一番,与2009年(7590亿日元)相比也有较大的增长。很多企业把中国作为在亚洲的基地,将获得的红利和利润返还到日本的母公司。

  对于日本,我们曾经做了这个国家一千多年的老师,而过去几十年里,我们却一直在学习它,追赶它。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中国制造正从产业链的底端向盘踞顶端的日本制造逼近。地震,显现了日本从ZF到民间的冷静、开放,以及井然有序的危机应变能力,也显现出日本在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产业链深耕上的良苦用心。这个对手依然值得尊重。


引用此文联想到,  失去日本动漫的日子, 这样思索下来, 可以论证我们一代接一代, 文化侵占相当成功.

文中还特意提到SONY的工厂被冲掉了几万台PS3... 全球比例巨大的电池...

  众所周知,日本是全球出名的动漫大国,动漫产量已经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日本动漫发展迅速,大部分要归功于日本宅男们。宅男们带动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同样,动漫产业的发展也促使了日本宅男数量与日俱增。其实早在去年,日本德岛自卫队就已经与制作过《空之境界》剧场版系列的著名动漫社 ufotable合作,推出了“萌化”的征兵广告,而且似乎收效不错,今年才会继续打"萝莉牌"


征兵都动漫化了. 国内什么时候能这样.
发表于 2011-4-25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看了下我手上的东西就没几个是真正made in japan的,电子产品一样都没,除了台DS和PSP是japan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富士康的流水线随时可能停转……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的说
反正有灾有难对我们大家都没好处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11区通常是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的元件,天朝只能做组装,但还是得写made in Chin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产品现在只有高端或有特殊性的才会有made in japan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萌化的社会总比完全河蟹的社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动漫与音乐与漫画不停产就行了对了还有游戏与游戏机,没这几样我实在活不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没多少电脑体内没有日本的东西的(硬件&软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示。。。都不好表示了。。。
那些整天吐槽11区的童鞋,万一地震震没了火影或者路飞,就等着開CCXV看蓝猫淘气三千撸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示。。。都不好表示了。。。
那些整天吐槽11区的童鞋,万一地震震没了火影或者路飞,就等着開CCXV看蓝猫 ...
抗坏血酸 发表于 2011-4-25 23:55

    撸完3000来3000么?
其实火影,路飞没了也没所谓主要是声优大神们平安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撸完3000来3000么?
其实火影,路飞没了也没所谓主要是声优大神们平安就好了 ...
loblongkid 发表于 2011-4-26 00:34



    没有作者画出comic的话无法动画化声优们也就无法工作了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进来帮忙支持一下啊。。。很不错的分享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硬盘涨价了对我影响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這篇文章應該讓那些整說抵制日貨的人好好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作者画出comic的话无法动画化声优们也就无法工作了嘛--
抗坏血酸 发表于 2011-4-26 09:52


有个香菜声音足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日系车杀不住,那是什么原因呢?个人觉得日系车很好经济实惠又省油。不会是他们自己开的太快了吧?我的casio手表可是用了5年都没坏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30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日系车杀不住,那是什么原因呢?个人觉得日系车很好经济实惠又省油。不会是他们自己开的太快了吧?我 ...
szc123 发表于 2011-4-28 17:15


有时这个要算到RP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便宜,耐用.
話說煞車...以前的確傳出了點問題...
關心日本車產能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硬盘涨价了对我影响很大
gensaya 发表于 2011-4-26 20:17

不知硬盘了,就连内存这些也可能会涨(在中国),大概五月的时候会很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這篇文章應該讓那些整說抵制日貨的人好好看看。
sejojoed 发表于 2011-4-28 13:47



    不过我还是会抵制, 只不过是在同类产品中, 并且国产质量不差于对方产品的条件下(有吗? 几呼没有这种情况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爱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I've Sound 音樂聯盟(爱萌音乐)

GMT+8, 2024-12-5 03:11 , Processed in 0.03593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